眼瞅着,又快过年了,很多打工人一年到头,可能工资都还没有给、或者没有给完全。
一到年底,讨薪的时间就又来了,很多黑心的老板便躲藏起来了。殊不知,这种行为不止不道德,而且面临着很严重的后果。

1.会被劳动仲裁或者起诉
这是最简单的了,当然这种情况不会带来特别坏的后果。毕竟,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民事行为、民事官司而已。
很多人都经常打官司,只要不存在恶意的行为,也没有什么说的。但是,这是接下来两种严重后果的一个前提或者基础。
如果双方之间属于劳动关系的话,那么需要先走一个劳动仲裁的程序。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话,可以提起诉讼。对于一审品判决不服的,还可以继续上诉,至二审。所以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双方之间属于劳务关系的话,那么是无需劳动仲裁的,直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就行。

2.会被限制高消费,甚至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如果劳动仲裁生效、或者法院裁判生效以后,仍然没有履行的话,那么员工完全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这时,只要老板没有履行义务,那么法院是肯定会对其限制高消费的,也就是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贷款,不能买房、买车等有高消费的行为。
如果情况再进一步,存在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拒不申报财产或虚假申报财产的情况的话,那就可能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了。
失信被执行人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信用惩戒。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欠钱属于单位欠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是会被限制高消费的。
所以说,法定代表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3.可能涉嫌构成犯罪
如果拖欠工资不还,情节严重的话,就可能涉嫌犯罪了。
一般情况下主要涉及两个罪名
- 第1个罪名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根据刑法第276条之一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情形有:通过虚构债务、虚假破产等方式,转移、隐匿财产;隐匿、销毁或者篡改公司账目考勤记录等;逃跑或者隐匿以逃避支付工资的义务。
而且,该罪名对犯罪数额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拖欠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而且数额超过5000~20000元(具体数额各地规定有所不同)就可以构成。

- 第2个罪名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一旦经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裁判之后,法院下了判决书、裁定书,老板仍然不履行,那么就有可能构成拒执罪了。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两个罪名,不只可以构成个人犯罪,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而单位犯罪采取的是双罚制,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以外,还需要对单位的实际控制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处以刑罚。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2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