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中国已封城市名单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中国已封城市名单2022,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7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57例:
广东16例,甘肃8例,安徽7例,上海5例,江苏5例,山东5例,内蒙古4例,河南3例,海南3例,江西1例
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江苏2例,安徽2例,广东2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4例:
甘肃61例,上海50例,山东33例,河南22例,江苏14例,广东6例,海南6例,江西4例,安徽3例,广西3例,福建2例

甘肃兰州所有小区封闭管理
7月12日0时至24时,甘肃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1例。
01.
兰州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13日发布通告,进一步严格落实一周临时性管控。

详情如下:
在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实行周末弹性工作模式,保持正常运转。除承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城市运转、值班值守等必需紧要任务的工作人员外,均实行居家办公。
各类娱乐休闲场所、人员聚集经营性场所、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一律暂停营业。
生活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扫“小兰帮办”、查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卡)措施并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餐饮类企业禁止堂食,仅可通过到店自取、网络或电话等外卖订餐,提供“无接触式”外卖服务(配送至小区门口),其他营业场所、门店全部暂时停业。
中高风险区根据有关规定管理。低风险区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执行出入证管理制度,购买生活物资凭出入证每天每户只能外出1次。参与疫情防控、医疗救护、应急抢险、垃圾处理、行政执法、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行业工作人员以及快递、外卖配送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工作证件可外出工作。外来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小区。
城市公交车、轨道交通采取调整发车频次、减少运营圈次,通过中高风险区站点时要甩站、绕行。乘客须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同时出具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私家车原则不出行,确因外出就医、工作需要等必须出行的车辆,对所有驾乘人员落实“一扫三查”、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出入证(或单位工作证明)后予以通行。
全市人员非必要不离兰,确需离兰的,必须落实“一扫三查”、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在单位(学校)证明或居住地所属社区证明。市域外人员非必要不入兰,确需入兰的,须落实“一扫三查”,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兰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
市民看病就医可提前联系医疗机构、街道社区服务热线求助,医疗机构和社区要为居民正常就医提供保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诊。
02.
甘肃多地调整为高风险区
13日起,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张电嘉苑小区12号楼、绿洲家园小区东区被划为高风险区;张电嘉苑小区其他区域、河西学院家属区3号楼被划为中风险区。
13日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长征街道化工社区瑞嘉新城A区1号楼-10号楼被划为高风险区;长征街道化工社区瑞嘉新城A区11号楼-13号楼、化工社区单身楼及北侧极兔快递、春华幼儿园、化工社区服务中心、临街铺面被划为中风险区。
13日起,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镇天珠国际酒店、天珠国际酒店2号楼、县市场监管局家属楼、拉卜楞镇家属楼被划分为高风险区;县教科局、拉卜楞镇上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藏医医院对面商铺区被划分为中风险区。
12日起,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九洲片区(含新九洲花园二号区以北,含兰州奔马集团九州一期保障房以南,含兰州广泽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以东,含天源9号B区以西)、嘉峪关路街道东瓯世贸广场、五泉街道五泉下广场马金龙麻辣烫店;西固区西固城街道玉和苑小区等4个区域被划定为高风险区。
山东新增本土5+33
均系集中隔离点检出
7月12日0时至24时,山东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其中临沂3例、青岛1例,均系集中隔离点检出;泰安1例,系省外返鲁人员检测发现。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例,均在临沂,均系集中隔离点检出。
截至7月12日24时,全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2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2例。
安徽新增本土7+3
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7月12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宿州市泗县,其中2例系已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宿州市泗县)。
上述感染者中,社会面筛查发现0例,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6月26日至7月12日24时,安徽省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79例,其中宿州市泗县363例、灵璧县16例,目前在院治疗262例;共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86例,尚在医学观察1055例。
国家卫健委:
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核酸检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对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

01.
风险等级判定原则
进口非冷链物品指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进口物品。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进口非冷链物品被污染风险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2个风险等级,判定原则:
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的,判定为低风险。
- 来自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国家(地区)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 所有大宗散装货物,包括煤炭、矿石、化工原料、粮食、饲料、牧草、原木等进口非冷链物品;
- 装载入境物品的航空器、船舶、列车、汽车自离开启运口岸起超过24小时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 装卸时不与装卸人员接触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 已实施预防性消毒的进口非冷链物品。
不属于以上任一情形的,或无法判定风险等级的进口非冷链物品,按照“从严”原则,判定为高风险。
根据以上情形,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运载该物品的交通工具司乘人员中发现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研判风险等级。
特殊用途的进口非冷链物品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研判风险等级。

02.
分级分类防控措施
判定为高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的分工和流程实施预防性消毒。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对于危险化学品、活动物、饲料、饲料添加剂、水果、蔬菜、精密仪器等无外包装或外包装易造成消毒液体渗透污染的物品,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视情以适当方式进行处置。
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03.
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
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文件要求落实进口非冷链物品疫情防控措施,抓紧调整进口非冷链物品静置存放规定,不得层层加码。
编辑 | 尹蓁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新闻联播、北京日报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