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玉米男孩儿的图片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玉米男孩儿的图片的恐怖图片,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近日,一段70多岁老人赤脚在田地收玉米的视频在网络爆火。老人佝偻着身子,皮肤被晒得黝黑发红,顶着炎炎烈日,在玉米地掰棒子。他背着一个筐,筐里面却只能看到零星几个快长满穗的玉米,大部分都是很瘪的玉米芯。可以说是一次极差的收成了。可玉米爷爷却表示,虽然很瘪,还是要把它收回去,辛辛苦苦种的,得收回来,不丢掉一粒粮食。

不少网友看完后直说心疼,应该上教科书,让孩子知道粮食得来不易,并亲切地给老人取了外号:“玉米爷爷”。

看到这样,我想说,难道只需要孩子学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珍惜粮食的标语只能在学校食堂看见吗?

2020年,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11.7% ,大型聚会浪费达38%,聚会、外卖、自助、宴会、甚至短视频的拍摄……各种各样的食物浪费层出不穷。

看到水管煎鸡蛋,地砖炒酸奶时,我看见的不是有趣,而是在思考,拍视频的人真的会吃吗?这样做到底有何意义?拿锅不好吗?

为了减少浪费,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就开展了“光盘行动”,也确实在学校刮起一股珍惜粮食的好风尚。但这也仅仅是在学校了,社会人士作为浪费的主体,仍然在豪爽点单,剩下大部分吃不完,还不打包的食物。

玉米爷爷家中条件不错,儿女孝顺,却仍然珍惜粮食,这是因为爱惜粮食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就像小时候爸爸告诉我,粮食得来不易,是用汗水一滴一滴种出来后,我再也没有随便扔过一粒米。点的菜无论多少,都会认真吃完,一顿不行吃下顿。

勤俭节约不是丢面子,而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每个人都应该将之作为习惯,贯穿于生活中。

光盘行动不应该只在学校,对粮食的珍惜也不应只流行于网络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