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细烟

编发:拂晓哨位(fxsw2021)

来源:徐映珉供稿

人民大会堂细烟

残余匪徒,匿身大漠四处游荡闯入核爆区;执勤官兵,全力搜救将其活捉押出戈壁滩。57年前的10月16日,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突然发现一队可疑人群闯入试验区,令人觉骇,顿时打乱了所有计划……那么,这伙可疑的人群究竟是什么人?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何偏偏在原子弹起爆前“光顾”这片军事禁区?……本期《拂晓哨位》编发徐映珉采写的纪实文学,以详实的史料、真实的细节首次向您披露尘封半个多世纪这一鲜为人知的内幕——

荒漠上冒出一支“不速之客”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起爆前的意外发现

○徐映珉

这是一片民用地图上没有标明任何字样的地域——西部浩瀚的大漠深处。

当年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千军万马曾在这里披挂戎戈,血洒疆场。剽悍的成吉思汗的后代,也曾在这里的绿草丛茵中吟唱过动听的牧歌。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风沙的侵蚀,漫长的历史留给这片神秘之地的只剩下无遮无掩的茫茫戈壁。举头遥望,那苍凉的古道、残存的烽燧,似乎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辉煌。

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考验,然而无尽的荒漠却是核试验的理想场所。50多年前,经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批准,一支神秘的大军挺进大西北,在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开始了我国核武器试验的神圣事业。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4时15分(北京时间),一个特别电话从千里之外的罗布泊大漠深处某试验基地打到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办公室。

正在聚精会神批阅文件的周总理放下手中的红色铅笔,拿起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他的耳里:“总理,您好!我是张爱萍,现在在西北核试验现场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周总理听完报告,又喜又惊,显得异常兴奋。喜的是,苏联在核技术上刁难我们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惊的是,从苏联毁约停援我国核技术合同到今天,仅仅只有两年零八个月,我们就研制成功了原子弹。

两小时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三千多名文艺工作者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以非常庄重、坚定的语气对大家说:“我现在宣布一个好消息,今天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使参加接见的文艺工作者异常激动,大家一跃而起,爆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掌声和欢呼声。当时在场的陈毅外长,情绪显得更加振奋,竟然欣喜若狂地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跟着年轻人一道跑出人民大会堂,到街头争抢刚刚发布的《新闻公报》。

人民大会堂细烟

然而,就在原子弹即将起爆的时刻,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紧张而又难以料到的重要情况:一支二百多人的杂色队伍突然出现在大漠上,鬼鬼祟祟地向早已禁控的试验区靠近,几十匹老马在沙尘中凄厉地嘶鸣着、奔跑着……

50多年来,这一秘密情况一直“埋”在罗布泊大漠沙海里,不为人知。

那么,这一意外情况是怎样发现的?这群不明真相的人究竟是谁?他们是干什么的?为何突然闯进原子弹爆炸区?……这里笔者将近期搜集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辑录成文,拉直亿万人们心中的这一个个不解的“?”,再现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是1964年10月13日,原子弹爆炸的前三天。

试验区一切工作就绪。这颗核装药为高浓缩铀——235、核爆炸装置重1550千克、威力相当于2.2万吨梯恩梯炸药的庞然大物,已置于人们的眼前;布放在距爆心200米至3000米范围内的飞机、坦克、火炮、舰艇上层结构、通信设备、工事、地雷、动物、食品、药物等试验物,已经“各就各位”;获取原子弹爆炸后火球、烟云的景象记录及观测裂变反应动力学常数和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等杀伤破坏效应方面的完整数据及资料的各种装置,已在不同位置开始运转;对禁区的人畜实施了严密的控制,只待举世瞩目的时刻到来。

此时此刻的罗布泊大漠,天高云淡,秋风徐徐,炙烤的太阳已收敛了火爆的光焰,显得温柔和暖。茫茫大漠上,一毛不拔,荒无人烟,只有阵阵凉风掀动着层层沙浪,不时地向高高耸立的原子弹托架涌来。

担任试验场总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正在忙碌地指挥着来自军内外26个单位的5000余名技术和保障人员。

此时,一组伊尔观察机从800米高空拍摄的照片秘密送至将军面前。张爱萍打开一看,不由得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堆未燃尽的枯柴,发出一团火光,腾起一股细烟;一些马蹄痕和人工凿出来的深水坑,清晰可辨……

“不好,有意外!”将军心头一震,不用细思,抓起电话发出了紧急命令:“马上调查!”侦察机立即进行了高空追踪,同时地面部队马上抽出一批经验丰富的官兵组成搜索小分队,开赴现场……

干渴,饥饿,风吹,沙打,野骆驼,野牦牛……小分队在戈壁滩上冒着极大的威胁和艰险,顽强而仔细地搜索、前进……

时间一分分过去了,各个小分队几乎查遍了整个原子弹预定命中区域,结果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兵临城下”,重任在肩;万事俱备,只待起爆。然而,“不速之客”的出现,却搅得将军坐立不安、神经紧绷。“把搜索范围扩大到辐射区域,认真搜索。”将军又下了一道电令,将双目静静地盯在远处的沙漠上……

人民大会堂细烟

侦察机又一次腾空而起。

几支小分队携带电台、干粮和水,向更宽阔的荒漠挺进……

这群人马瞬间消失在哪里?

累得筋疲力尽的官兵疑问重重,决心查个水落石出。3天后的暮色中,小分队终于在3号目标区意外地发现了一顶破帐篷,周围凌乱地丢弃着一些干柴和一些破损的刀鞘。

嘀嘀嗒嗒的发报信号迅速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试验现场的总指挥部,并很快将物证送到了指挥所。

专家们经过分析判断,这伙人马很可能是早已销声匿迹的“马匪”……

难道马步芳、马鸿逵的部队还真的残留在茫茫戈壁?

为弄清真相,是夜,几个敏捷的黑影迅速从一团荆棘丛后穿过,抵近不远处的几堆篝火。渐渐地,官兵看见几个枯瘦憔悴、衣衫褴褛的男人在火堆旁晃来晃去;一声孩子的啼哭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读者不禁要问:这群不明身份的人,难道真的就是当年被打散了的“马匪”吗?他们是何时逃入沙漠的?在茫茫大漠里,这么多年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的?他们为什么要游荡于核试验区附近?50多年后的今天,笔者通过多方调查,终于寻踪到当年审讯这群“不速之客”的记录,解开了这一旷世之谜——

那是1949年秋,随着兰州战役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军长驱西进,迅速解放青海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向新疆挺进。在我军强大的威慑下,不堪一击的“马匪”纷纷溃败,缴枪投降,一小股残留匪徒不甘失败,无处可藏,只好趁机逃往戈壁大漠,从此销声匿迹。

这伙逃窜到原子弹试验区的“马匪”残余人员,就是当年从新疆楼兰和甘肃酒泉一带进入大漠的。这股残余匪徒中还有五六名妇女。

十几年来,他们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茫茫大漠中盲目地游荡,过着野人般的生活,顽强地生存下来。大漠腹地,没有水源,他们就靠骆驼刺等野草维持水分;没有食物,他们就宰杀野骆驼、野牦牛等野生动物;没有衣服,他们就用牦牛皮遮体御寒;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把野骆驼驯服后代步、驮东西。

为了不被狂风、沙暴和大雪等袭击冲散失踪,他们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在漫长的岁月里,学会了与大自然搏斗的本领,也渐渐地失去了人的正常思维和活动方式,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一直活下去!他们在常人无法生活的条件下终于生存下来,而且还生育繁衍后代。终于有一天,他们盲目地游弋到核武器试爆区。

当这群“马匪”看到大漠深处高高耸立的塔架时,惊恐不安,魂飞魄散,知晓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于是,渐渐地回旋于附近,白天逃得远远的,隐散在沙漠里,到了晚上,纷纷跑出来找食物吃。天长日久,他们便放心地在此“安家”,搭篷扎帐,打算长期“住”下去。

尽管如此,这些“马匪”全然不知这里是一个驻守军人的秘密要地,直到原子弹起爆前夕,他们被解放军战士发现,才知此地并非“无人区”。几十年的非人生活,使这群“马匪”变得呆傻、迟钝,一见人吓得浑身直发抖。

当日,这伙人马被我军派去的现代交通工具运出了茫茫沙漠……

“情况”解除了,人们如释重负。

人民大会堂细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蘑菇云在这片神秘之地如期升空,撼天动地的巨响传遍太平洋上空,也令那群“马匪”觉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标志着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时隔4年后的1968年7月1日,联合国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当时共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中国于1998年12月31日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声明不最先使用核武器。

半个多世纪过去,蘑菇云的烟尘早已消散在茫茫大漠,化为岁月的记忆,和平的阳光早已驱散核战争的“雾霾”。56年后的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将继续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4121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3日 上午6:28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3日 上午6:43

相关推荐

  • 核武器大国()

    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核武器大国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核武器的吸引力有多大,竟引无数大小国家竞折腰。在南亚有两个已经挤过核门槛的战略对手国家,现在他们的核武发展战略引起了美欧战略智库的高度关注。…

    2022年 10月 9日
    2190
  • 韩世雅三级

    [原标题:韩星韩世雅个人资料介绍 SM捆绑装曝光] 26岁的韩世雅原是网拍模特儿,她今年在巴西世足赛,穿着火辣到场加油,成为网络红人,就此踏入演艺圈。以《情》片跃升电影咖。不过走红后,除了《情事》似乎也就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了、 中 文 名:韩世雅 外 文 名:??? 别 名:Se-ahHan 国 籍:韩国 星 座:处女座 出生日期:1988年09月06日 职 …

    2022年 9月 7日
    2360
  • 全球十大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区块链app交易软件盘点

    山与宇宙 2022年07月04日 14:51 447 0   在币圈选择一家可靠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哪个好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币圈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哪个好?   OKX-注册领取新手礼包!交易手续费返现:20%! 赶紧注册吧!   欧易OKX官网注册地址:https://okx.110btc.com/AA333   …

    2022年 10月 18日
    9300
  • 高考戴牙套能进考场吗2022(高考戴牙套能进考场吗2020)

    近来,有关高考的两则新闻颇受舆论关注。 一是吉林省的史上最严高考安检。据媒体公开报道称,高考前,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的高考“无声入场”要求,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安检仪器“滴滴”响的物品,都会成为考生进场的拦路虎。于是,当地有老师给学生们还总结了“穿衣宝典”,有金属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 二是河北沧州高考生…

    2023年 1月 3日
    1750
  • 照片怎么处理成10k(照片怎么处理成10k左右)

    面对当今越来越卷的社会,有人持续摆烂,更有很多人为了提升自己,不断地参加考试,比如:四六级,普通话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资、考研、考公、教编、事业单位、一建二建、国企单位等等……. 每年的考试大军浩浩荡荡,一到报名的时候,填报网站几乎都会瘫痪。所以不管同学们是报名什么考试,建议提前准备好报名信息以及个人证件照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2023年 3月 29日
    1150

联系我们

不接风险内容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