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蒲姐扫除的时候,突然发现柜子里有一瓶几年前买的葡萄酒。
再仔细一看,标签上赫然写着:保质期截止到2018年12月30日。
哈???保质期?
传说中霸道总裁们不是最喜欢“82年的拉菲”吗,那不过期十几年了?

而且酒不是能杀菌吗,怎么也有保质期?


酒精能够消毒杀菌,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吸水力,能使病原体蛋白质脱水、变性、沉淀,使细菌、病毒失去活力,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酒精溶液需要达到70%~80%的浓度才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而75%酒精的杀菌效果是最理想的。
如果酒精浓度过低和过高,都没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低浓度酒精:
低浓度酒精可以进入病菌体内,但不能凝固病菌内的蛋白质,并不能将细菌或病毒彻底杀死。
高浓度酒精:
酒精浓度太高,会在病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继续进入病菌内,也难以杀灭病菌。


酒精含量较低的啤酒、葡萄酒中含有大量杂质和糖,细菌可能会在其中繁殖,让酒变质,所以酒精度数在10%vol以下的酒必须标示保质期。
根据《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乙醇含量超过10%vol的酒精饮品,可以不在包装上标示保质期。
酒精浓度较高的酒,环境不适宜微生物生存,所以不强求标示保质期。
酒精度就差1~2%,就是过期和不过期(进不进垃圾桶)的区别了;本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精神,可能有人会问:“过期的酒,还能喝吗?”
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
在保质期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这也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
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起见,如果酒已经超出了保质期,就别喝了。


医用酒精中的乙醇容易挥发,酒精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达不到杀菌效果了。
一般封装好的医用酒精保质期为2年;开封后的有效期为1个月。
如果不是倾倒在棉球上使用,而是直接用棉签蘸取使用的话,有可能将病菌带入瓶内,使有效期缩短,一般超过1个星期就不能使用了。

乙醇容易挥发,所以酒和医用酒精都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用有盖容器密封保存。现在买的酒基本上都是密封好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大家还是要检查一下酒瓶的密封性。
酒精易燃,要避火保存,也不能放置到儿童能够轻易接触的地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5克,女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不超过15克。
换算一下:
男性每天不应该喝超过750ml啤酒/260ml葡萄酒/50ml50度白酒;女性每天不应该喝超过450ml啤酒/150ml葡萄酒/30ml50度白酒。

喝酒无益于健康,千万适量而为。
(本文经过百科名医医学团队及专家审核)
参考资料: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5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