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江西人口多少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江西人口多少亿人2022,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据江西发布,2021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为4517.40万人。
第一章 古代人口变迁
远古的旧石器时代,现今的江西境内即有人类生息。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 繁衍,随着社会的发展,到西汉时期江西境内始置较为完整的行政区划,有了正 式的户口统计。
西汉元始二年(2年)第一次统计,有6万余户,35万余口。岁序推移,朝代更迭,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江西人口数量在社会环境的治乱兴 衰中起伏升降,呈波浪式运动发展,先后出现了三次大的人口涨落。
第一次人口 高峰出现在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达166万余人,140年左右的时间,竟增长了 3.74倍;接着是三国时期的人口急剧减少。
北宋崇宁(1102年起)之际开始进入 第二次人口高涨期,这次高涨持续的时间长达190年,到元代忽必烈统治的至元 二十七年(1290年) ,达1425万余人的高峰。
之后又连续下降,由明及清,到乾隆 年间才重新回升,并急剧膨胀,进入第三次人口高涨期,延续至道光二十年(1840 年),江西人口约达2450万人,是为古代江西人口的最高峰。

第一节 先秦时期
从远古到秦王朝统一中国的漫长历史岁月里,在江西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先 民,不断创造着灿烂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口数量逐渐增多,活动地域 不断扩展,人口的民族属性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夏商周(约前21世纪一前221年)这一时期江西境内生活的人们,起初是 “三苗”族(也称“有苗”、“苗民”或“黎苗”。并非今日的苗族,后世的苗族是唐宋时期从蛮族中发展起来的)。《战国策·魏策》载: “昔者,三苗三居,左有彭蠡之 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三苗在夏初就经华夏族多次征伐而战败,人民亡逸。
夏朝衰弱后,三苗集团中的一支后裔―越族逐渐兴盛起来。越族内部种制繁多,习俗各异,泛称“百越”。商周时期江西境内活动的人口 主要是越族。到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江西是楚、越、吴各国争雄征伐区,因之人口交流量大增,且范围扩展,从而促使民族融合加快。此后江西汉族人口逐渐增多 ,越族人口除融人于汉族者外,多迁往边远山区。
第二节 秦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江西境内获得进一步开发,因征战及戍守的需要迁入人 口增多。从西汉开始,江西有了比较完整的行政建置,正式户口统计数字也始见于西汉。汉代江西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到东汉中期升至160多万人的高峰。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乱、民生凋敝,人口显著下降,跌人33万人的 低谷。
汉代国家统一,行政管理逐步完善,承秦制继续实行全国户口登记的“上计” 制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豫章郡当时有67462户、 351965口,平均每县有3748户、19554口。
据《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汉永和五年(140年)的豫章郡的户口数为406496户、1668906口。自西汉的元始二年(2年)至永和五年(140年) ,138年里 户数增加了339034户,是元始二年时的5.0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31%;口数 增加了1316941口,是元始二年时的3.7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13%。江西人口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40%,人口密度为10人/平方公里。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 ,江 西户数为68310户,比东汉永和时减少了338186户,减少了83.20%。口数按户 数乘以籍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9840户、16163803口)的口户比(即平 均每户的口数)6.6,推算出近似值,为450846口,比东汉永和时减少了1218060 口,减少了72.99%。刘宋大明时,又比西晋太康时减少22162户、120232口,户 口分别减少了32.44%和26.67%。按刘宋时江西7郡所辖53县计,当时平均每 县仅有870户、6238口,稀少得令人难以置信。江西户口数量从东汉永和年间历 史上第一次高峰一路下落,至此跌入低谷。
第三节 隋唐时期
隋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江西户口数量明显上升。隋末 唐初的战乱又使刚刚增长的户口回落。有唐一代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南唐

隋初政治、经济上实行一系列改革,推行“均田制”,制止士族、豪强限外占田 和隐占户口,并进行大规模的户口清查和登记。这样,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复兴, 人口也迅速增长。隋代江西户口,仅存《隋书·地理志》中所记隋大业五年(609 年)各郡户数。 口数按户数并按当时全国8907546户、46019956口的口户比 5.166推算近似值是429490口。比宋大明八年(464年)的46148户、330614口, 增加36990户、98876口,户口分别增加了80.16%和29.91%。

唐朝从贞观年间,经开元、天宝至元和年间的200 多年里,江西户口数快速增长。开元年间(713 N 741年)比贞观十三年(639年) 户数增加了142723户,百年左右增长了2.06倍;天宝元年(742年)又比开元年 间增加了44188户,短短一二十年间增加了20.85%;元和年间(806N820年)再 比天宝元年增加39728户,六七十年间增长了15.51%。人口数天宝元年比贞观 十三年(639年)增加1362150人,103年间增长了4.27倍,年均增长率为1.60%。
第四节 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江西户口数量上升很快。南宋时期江西未遭 严重战乱,又有中原难民的大量迁人,户口继续增加。元初,江西部分地区因战事影响,户口有所减损,但由于赣东北地区经济繁荣和北方人口的南迁,元代江 西人口仍有较大幅度上升。宋元时期,江西一度成为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之一,人口数量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达14524978口,占全国总人数的 24.6%,居现今区划全国各省区之首。

元代政区设立“行省”制,江西行省辖区包括今江西的 大部分以及今广东的一部分。据《元史·地理志》中留下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 (1290年)的户口记载,元初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西户口在宋代大发展的 基础上进一步增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户数为2819116户,口数为 14524978口,分别比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增加了197882户、4040042口。在 各路州的户口中,饶州路当时作为全国经济繁盛的中心地区之一,户口增加量最为突出。
第五节 明及清前期
元代及明初的严酷战争使江西户口剧减。明代官方册籍所载江西户口数为 连连递减,实为统计上的失误,实际户口仍有所增长。清初战祸又使江西人口减 损过半,社会稳定后便开始上升。清代中的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人口空前增 长,形成了江西历史上第三次人口高峰。
明初,朱元璋高度重视户口勘查和统计,发布严厉的命令,推行每10年进行 一次全国性户口调查的“黄册”制度。据《明史·地理志》中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弘治四年(1491年)和万历六年(1578年)3个年度的江西13府户口总 数如下: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弘治四年(1491年)和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的 江西人口数,据赵文林等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中根据多种史料,运用定量方法所 推算数如下:

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口统计只有负有赋役任务的 男性劳动者的“人丁”数。据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记载:顺治十八年 (1661年)江西人丁数为1945586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2126407丁,雍正 二年(1724年)为2172587丁。
有关学者根据史料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推算出了江 西的口丁比约为3, 推算人口数分别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5733642口,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6266521口,雍正二年(1724年)6612848口。康熙朝至雍正初年,由于清政权 逐步巩固,社会生产渐次恢复,人口也缓缓上升。

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雍 正二年(1724年)的63年间,江西人口由5733642人上升到6612848人,增加了 879206人,年均增长率为0.23%o 自乾隆六年(1741年)起,清代人口统计单位由“人丁”改为“大小男妇名口” 即人口。
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有清一代全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生产发展 最为良好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江西人口数连连上升,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91年间,人口由840余万人剧增到约2450万人,翻了近 3番,年均增长率为1.18%。至此,形成了有史以来江西人口的颠峰。其间尤以 乾隆朝人口增长速度为快。
清代前期江西各府(州)县的户口分布的变化,由于资料缺乏难窥全貌,仅在 《嘉庆一统志·江西统部》中可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江西各府、州的户口数 如下:

第二章 近代人口
自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止,中国历经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苦难,江西迭遭战乱,社会经济受到 极大破坏,人口总量的变化经历了清后期(1840~1911年)的滞缓波动,民国前期 (1912一1936年)的锐减和民国后期(1937~1949年)的进一步下降。全省人口由 1840年的2449.80万人减少到1949年的1314.04万人。减少了1135.76万人,平 均每年减少10.3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一0.56%。
第一节 清后期
江西人口在经历了清代前期,尤其是乾隆年间的剧增,于道光十年至二十年 (1820一1830年)之间突破了2400万人大关。此后直至清朝末年(1911年)80多 年的时间里,由于人口相对过剩,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据统计,清初顺治十 八年(1661年) ,江西人均耕地面积为7.75亩,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前后,降为 5.33亩,而到咸丰元年(1851年)时只有1.89亩了。地少人多致使粮食短缺,乾 隆十三年(1748年)江西巡抚开泰论“米贵之由”,认为“米贵之故,大抵由于生齿 日繁”。食物匮乏的人口效应便是死亡率升高、生育率降低,加上人口的流迁,从 而导致人口增长率低下。

其时,江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主战场之一,从咸丰三年 (1853年)到同治四年(1865年) ,太平军多次出人江西,战事几乎遍及全省各州 县,兵火凋残,亡失惨重。咸丰四年(1854年)全省人口比上一年骤然下降64.10 万人,直到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十几年后的光绪四年(1878年)前后,才回升到咸 丰三年(1853年)的2451.90万人。
第二节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江西成为各派政治、军事势力激烈争斗的重点区域,国内二 次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相继进行。残酷的杀戮掳掠,沉重的赋税 劳役,使江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的损失;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等 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大量人口逃亡流迁。据国民政府的有关统计, 1912~1929年,江西人口总量在2400一 2700万之间徘徊。1930- 1936年,人口急 剧下降。1929年,全省人口为2446.70万人,1931年降至2232.28万人,至1936 年,迭降为1539.15万人。7年间人口减少了907.55万人,跌幅为37.09%;平均 每年减少129.65万人。

第三章 当代人口
建国后,江西人口进人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结 构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和内容。



江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西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518.86万人。
2021年末2022年初全省常住人口4517.4万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76.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46%,比202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