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来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2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烟花鞭炮声中度过一年,应该是很多人关于过年最深的记忆吧。

近日,山东东营、滨州两地明确表示,在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过年燃放的时间共有7天。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的支持和点赞,不少网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放鞭炮过年的场景,表示“放烟花鞭炮才有年味儿”。

事实上,在我国过年和烟花爆竹的联系非常紧密,早在隋唐时期,火药就发展成了专供娱乐欣赏的烟花了。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20字)

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图源网络,下同)

烟花自火药中盛开

虽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至今没有人写出关于中国烟火的准确历史。”不过结合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烟花爆竹大致的起源。

关于爆竹,最早的记载是起源于先秦。《周礼·春官》篇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

“爆”的意思就是烧,但是要烧出声响。当时人们发现竹子在燃烧时会因受热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就用竹子来燃烧祭祀,于是“爆竹”就流传开来。

在火药发明后,人们就慢慢用火药代替了竹子,不过“爆竹”的名字还是保存下来了。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医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火药的成分和性质。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20字)

李畋雕塑

后来,相传唐朝一个叫做李畋的人向孙思邈学习了火药的技术,并用小竹筒装硝(火药的原料矿石),导引点燃,这就是最早的烟花雏形。当时的烟花爆竹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因为当时灾害连年、瘟疫盛行,李畋用硝烟驱散山林中的瘴气,减少了瘟疫的流行。

到了现代,李畋被奉为烟花爆竹业的祖师,现在花炮主产区的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上栗、万载均对其进行祭祀缅怀,有些地方还修庙供奉。

爆竹声中过年关

烟花爆竹最早并不是庆祝祈福的习俗,而是用来驱邪避祟的。

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中有这样一种怪物:“山臊”。它是一种模样像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后来人们所说的“年兽”,也是由“山臊”演变而来的。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20字)

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隋唐时期,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逐渐兴起。唐代诗人元稹在《生春二十首》中有一句“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张说在《岳州守岁二首》中也有一句“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到了宋朝,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烟花爆竹广泛流行。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皇帝御驾宝津楼时用烟花爆竹辅助唱戏的场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除夜二首其一》中写:“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当然还有王安石《元日》中最著名的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末元初,还出现了将单一爆竹连接在一起的鞭炮以及危险性降低专供小孩子玩的“纸炮”。

之后,烟花爆竹和过年的联系更紧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驱邪避祟,祈福传情

随着烟花爆竹的发展,其主要功能从最早的实用价值,如减少瘟疫、驱 “山臊”等,逐渐转向迎新送福、传情达意等文化价值。

唐宋以后,烟花爆竹驱邪避祟已经不再指驱赶的具体山鬼怪兽,更多的指抽象的坏运气、晦气等。古人由于科技水平不发达,常常将发生的不幸归因于鬼邪作乱,就像爆竹驱赶野兽一样,人们希望在除夕等节日中燃放烟花爆竹来驱散自己和家人身上的邪气,以保平安顺遂。

春节放鞭炮的来历(春节放鞭炮的来历20字)

明 唐寅《岁朝图(传)》局部

同时,人们也在烟花爆竹上寄托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和过年的春联、年画一样,过年燃放烟花也是希望通过烟花传递自己的美好祝愿。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描述了当时人们争相用烟花爆竹庆祝祈福的场景。

除了驱邪祈福,烟花爆竹在古代还被用来寄托感情,传情达意。唐代薛能的《除夜作》里有一句:“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邻里闹矛盾不好意思直接说开,理亏或者示弱的一方就以爆竹来道歉求和。同时,迎接贵客、将士出征、亲友乔迁升职等喜事,皆以爆竹相贺,表示庆祝恭喜。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烟花爆竹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春节燃放烟花不仅是重要的民间习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人们抱怨如今“年味儿”越来越少的今天,山东东营、滨州两地过年“限燃”的做法,帮助我们在平衡传统文化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树立了一个典型。

最后,请大家欣赏几首诗歌,提前感受一下在爆竹声中过年的喜庆。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鹧鸪天·丁已除夕

宋 赵师侠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赠放烟火者

元 赵孟頫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6376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4日 上午1:41
下一篇 2023年 3月 4日 上午1:54

相关推荐

  • 十大名牌食用油(十大名牌食用油排行)

    “油盐酱醋茶”,油排在第一位说明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油,几乎不可能烹饪出美味佳肴。抛开猪油不说,平常大家吃的都是食用油,常见的食用油多数为植物油脂。食用油的种类繁多,有菜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等十几种。不同品牌的食用油和不同原料制成的食用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或工艺、或营养价值。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购买食…

    2023年 6月 11日
    4480
  • 的多音字组词怎么区分(的多音字组词怎么区分拼音)

    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的多音字组词怎么区分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的多音字组词怎么区分拼音,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的、地、得”用法和区分 文字读音相同的字有很多种,不同的字有时候表达的意思也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跟同一个…

    2022年 9月 19日
    2030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图片)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很多史书上找不到的资料,通过考古发掘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所以,考古工作对于研究历史,借鉴未来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秦始皇陵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的帝王寝陵,为何至今没有被挖掘过呢?当专家们拿到卫星云图后,很多人恍然大悟。 首先,秦始皇陵中机关重重。从秦朝灭亡到今天,很多人都打过秦始皇陵的主意…

    2023年 2月 17日
    1580
  • 东莞怎么读拼音(东莞的拼音怎么拼)

    今天下午 小编工作群里吵翻了 为什么呢? 原来今天我们的记者采访到 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闻: 原来位于东莞南城的”蛤地地铁站“ 这里面的”蛤“字正确发音应为”Gé“ 而不是我们经常在 公交或地铁上听到的”Há“ 为什么”蛤地”站的“蛤”字 应该读作“Gé ”呢? 别着急 一起来听听专家们的解释… 据南城街道社会事务局向蛤地社区干部群众以及街道老方志学者翟学…

    2023年 2月 24日
    2610
  • 关于杭州的诗句(关于杭州的诗句五言四排)

    杭州,古称“临安”,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下面整理了30句关于杭州的诗句,请欣赏。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2、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2023年 2月 22日
    1510

联系我们

不接风险内容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