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中二病”,你有听过“二分病”吗?反正我没有。
为了搞清概念,于是先去搜了“中二病”,如下: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形容一些经常活在自己世界或做出自我满足的人,是青春期特有的价值观的总称,泛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有“中二”症状的人,ta的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智慧、慈悲、优越、成熟、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愚蠢、恶毒、平凡、无力感)。比如:
——“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上述症状描述褒贬皆有,对照一下,似乎多多少少都沾染一些,甚至在古来稀时,也不会被抖得干干净净。所以,“中二病”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品其味。如果当我犯“中二病”时,你说“人不中二枉少年”,他说“愿你归来仍是少年”,这时候,我想我还是乐于发作一下,期待得到如此评价来肯定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美好未来。

至于“二分病”,是晚上睡不着,刷手机刷到的。自媒体博主如是说:
很多小伙伴最近都有失眠症状,或许跟春分即将临近有关,春分、秋分是许多疾病发作的时节,中医称之为“二分病”。在季节变化的节点,日照、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代谢,一些体弱或有基础病的人会尤其敏感,也更容易诱发或加重睡眠障碍。博主继续说“失眠会诱发和加重许多心里疾病和精神疾病,长期失眠可能会引起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精神心里性疾病,也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最后下结论:失眠不仅仅是一个让我们“不适”的小习惯,而是一个可能摧毁我们生活的大问题。

看到这里,“中二病”与“二分病”似乎有些精神点的共通性,前者更多是性格特质,后者更多是生理特质。性格特质很难改变,往往只有在生活中历经世事,或被人生中某件大事击中,中二症状才有所消隐。像春季失眠类的“二分病”,更需要是改善心态(不焦虑也不贩卖焦虑)、改变习惯(不熬夜常锻炼),或者借助药物。崔医生常说:失眠主要是阴阳失调、心肾不交、肝胃不和以及心脾俱虚,得找到引发“失眠”的病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我想:春季失眠,最好的办法是放下手机,早睡早起。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8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