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伊拉克战争打了多久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阿富汗战争打了多久,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率多国部队吊打伊拉克,关于这场战争中的赢家,虽然各有说法,但很多人都认为,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是远在东方的中国。
但问题是,明明中方与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关系,为何却被说成是最大赢家?如果真的是,那到底赢在了哪里呢?

首先,在海湾战争爆发前,老美仍是世界唯二的超级大国,但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同样不弱。
其不仅拥有大量先进的苏式武器,部队也经过顶级教官训练,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本该势均力敌的战争,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多国部队合计损失也不到一千,而伊军的伤亡人数却达到了10万人。
这可是1:100的战损比,双方伤亡数量的巨大差距,震惊了全世界。各国在战后纷纷抢购老美的军火,想从中一窥美军取胜的奥秘,于是老美借此大发横财。
而且海湾战争的胜利,也让老美巩固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并在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取得绝对的话语权。

他们将美元和石油牢牢绑定,利用“世界货币”的身份,收割全球经济,堪称是最大赢家。
但是,对于最大赢家的说法,国际上却有不同的声音,许多人都认为最大的赢家,其实是中国。
理由有三点:
首先第一点,海湾战争展现了现代战争的恐怖,让东方及时醒悟,改变国防战略。

海湾战争,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现代战争,联合部队和伊军相差百倍的战损比,既来源于先进武器形成的碾压优势,也有美军信息化战术的功劳。
而在战争爆发前,关于这两点对战争的作用,不仅是中国,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军事强国,都产生了误判。
毕竟在此之前,美军在越战和朝鲜战争的惨败,让全世界都看轻了老美的实力。

另外,就是在几年前,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才结束了为期十年的阿富汗战争。
而当时,老美虽然已经领先于苏联,但伊拉克也比阿富汗更强,两相对比之下,很容易得出这种结论。
但现实却狠狠打了所有人一巴掌,美国通过大范围、长时间的空袭,以及高度电子化、信息化的作战方式,让全世界看到了现代化作战的可怕威力。
于是各国一致认为,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新时期,只有改革军队,才能在未来的国际风云中争得一席之地。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各国特别是东方大国,开始了军队信息化建设,并且在海空力量上加大经费和资源的倾斜力度,着重发展航母和导弹技术,海空联合作战和近海防御作战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
认为中方是最大赢家的第二个原因,是海湾战争破坏了欧美的亲密关系,迫使其与东方接触更加密切,实在得不偿失。
自从二战以来,由于马歇尔计划和冷战的威胁,西欧各国与老美之间的关系一直极为密切,1949年时,他们更是成立了“北约”军事组织,力求共同进退。

然而,这种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良好地维持下去,战后重建的西欧实力快速恢复,其中不乏有法、德等老牌强国,自然不甘心成为老美的随从。
于是冷战后,老美苦心经营的美欧联盟体系,开始面临崩溃的危险,但这显然是不符合老美利益的。
在他们的设想中,欧洲的安全要服从于老美的全球战略利益,北约只是其实现全球战略的工具,所以西欧各国在其中,也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这就和法、德等国的愿望背道而驰了。
因此,即便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西欧各国都参与并出力,但在同不久后,以法德为轴心的欧盟成立。
这样一来,法德两国虽然在北约不能起主导作用,但却能在欧盟起主导作用,而他们的目标,正是把欧盟建成与老美平起平坐的一个力量中心。
此后,两方势力的利益冲突不断被放大,并在伊拉克战争中,终于被摆上台面。

不同于上次跟随老美出兵,法德两国在伊拉克危机期间,与俄罗斯协调行动,成为反对美军行动的急先锋。
虽然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但全世界都意识到,西欧和老美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对此,老美也立刻采取应对方案,打算放弃旧有的美欧联盟体系,联手在伊拉克战争中出力的英国、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波兰等构建新的联盟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对西欧各国展现出不同的态度,以此达到分而治之的企图。

甚至在伊拉克战争后,小布什总统的智囊团还提出了让欧盟瓦解的惊人说法。
让人没想到的是,老美时不时透露出的敌意和可怕言论,不仅没让西欧乖乖听话,反而促使其和东方世界走得更近,让老美得不偿失。
而第三大原因,是海湾战争为东方展现了现代战争该怎么打,为国防武器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首先是夜视技术的装备加强。

其实,单论武器的作战威力,伊军最多略输于美军,其装备的苏式T-72坦克,在装甲防护能力、机动性能和破坏力上,都处于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平。
然而在1991年2月27日,当海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爆发后,结局却惊呆了所有人。
美军的800辆坦克对战200多辆伊军坦克,结果伊军坦克被全歼,而美军几乎是零损失。
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惊人的结果,关键就在于夜视设备的差距。

T-72配备的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最大探测距离只有800米,而美军M1A1坦克的热成像仪,最大范围可达3000米,即使在漆黑的夜间或者烟雾笼罩的战场,也能探测1500米以内的目标。
因此,在实战过程中,往往是美军“先发现,先射击”,伊军只能在被重创之后,朝着炮弹射来的方向胡乱反击。
两相对比之下,胜负一目了然。
其次是加强部队的电子信息化水平。

可以说,美军之所以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初期的大规模空袭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成功的空袭关键在于两点:隐蔽行动和精准打击。
在隐蔽方面,美军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在海湾战争出动了F-117A夜鹰隐形战机。
这是世界上第一型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造价极其昂贵,美军在研发阶段投入了几十亿美金,可以说F-117A战机的1公斤价值,就相当于15公斤重的黄金。

而在战争期间,F-117A总共出击高达1300架次,总飞行时数高达6900小时,攻击了1600多个高价值目标,并最终完成了空军40%以上的战略任务,却无一受损,是当之无愧的秘密武器。
与之相比,伊军当时虽然也有性能出色的苏联第四代战机:米格-29,但该机在设计时,苏方更重视格斗、速度和性价比。
对于隐身和雷达探测方面,却少有关注,原因是老美的半导体工业,当时正快速发展,而苏联却停滞不前。
因此,苏联战机装备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只能过滤地面杂波,至于下视能力却很堪忧,最终导致了伊军的惨败。

至于精准打击,老美当时也略胜一筹,其使用的“爱国者”导弹由于采用逆轨道弹道,具有较强的电子对抗能力和机动过载能力,所以精度很高。
而伊军使用的苏式“飞毛腿B”导弹,是一种比较老式的战术地地导弹,没有装备先进的精确制导系统,因此命中精度较差,
于是在实战中,爱国者导弹对于飞毛腿导弹的拦截,成功率至少在80%以上,老美还趁机大作广告,使其畅销各国。

不过,使用大量高科技武器也是有代价的,美军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资金,不仅在战争中花费了约611亿美元,而且在战后又背负了12万亿美元的庞大债务。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自己费钱又费力地打这一仗,却让东方大国学到了不少经验。
其实在世界各国之中,也不乏有和中方一样打算的国家,但它们要不就是财力不济,要不就是不敢得罪老美。

只有中国毫无这些困扰,可以大大方方地摸着“老美”过河。
一场海湾战争,改变了4个国家的未来,伊拉克从此陷入苦难,苏联威信扫地、不久解体,老美重拾自信、结果到处惹事。
至于东方则及时惊醒、迅速崛起,因此说东方是这场战争的赢家,也不是没有道理!
参考资料:
刘亚洲《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军队的三大启示》
王兴武《伊拉克战争对我国装甲武器发展的启示》
贾治勇《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及对我空军战场建设的启示》
刘建飞《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与我国的国际战略选择》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1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