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趴着午睡,这或许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滋味实在不好受,睡不踏实,且不舒服。对于刚处于发育成长中孩子们的颈椎及身体健康都不利,苦于条件限制,也只能将就。家长无奈,学校也无奈,不可能把教室变成寝室吧。
这不,今年全国两会,就有代表较真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教师张琼丽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趴睡”变“躺睡”,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实现优质午休。此建议一经提出,引发网友们普遍关注,引起热议,冲上热搜。
呵护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想必是大家的共同愿望,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基础健康,强国有望。从“趴睡”到“躺睡”,一字之差,究竟有多少距离。代表建议,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在原有“睡眠令”的基础上增加“中小学午休管理”细则,将中小学生“躺睡”作为一项硬性措施,并将实施情况纳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中央和各级财政设立“中小学校园午休设施”专项资金,为中小学生在校午睡所需的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看似针对的仅仅是一个“趴睡”问题,其实关注的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事。代表有了建议,回应代表关切,也就是回应群众的关切,想必各级部门会把“趴睡”变“躺睡”问题重视起来,并逐步得到解决和落实。让孩子们在“躺睡”的甜蜜中好好睡觉,茁壮成长。
让孩子们“午休躺睡”,其实浙江许多地方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湖州市有学校去年引进400多套课桌椅,同学们只要将桌面抬起,放下椅背,打开脚垫,就变成了一张“午休床”;温州市有学校为一年级孩子们用上“午休神器”,孩子们只需接动转换按钮,一张桌椅就变成了躺椅;金华市有学校为每一位同学定制床垫,同学们只需挪移课桌,即可铺床午睡;宁波市有学校把同学们的座椅角度改造调整到最大,学生们就可“躺平”休息;杭州市有学校更潮,新桌椅会变身,调高课桌高度,拉开椅子踏板,就变成了午休床。
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关部门重视孩子们的午睡问题,真正把“健康成长”问题落到实处,“趴睡”变“躺睡”应该不是太难的事。这既是对人民代表提出的建议负责任的回应,更是对全国近2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回应。(舒幼民/文)
来源:浙江在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20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