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纪念日(南京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南京纪念日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南京纪念日是几月几日,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央视网消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纪念日(南京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80年前,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留下人类文明史上的”至暗时刻”;80年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悼念广场,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在每年今天以国家之名、以历史之名祭奠死难者,正是为了让这段沉痛的国殇民难构筑成民族记忆共同体、汇聚起强国复兴意志,为历史公义正名、为和平发展护航、为守卫世界安宁贡献中国力量!

八十年伤痛不忘 铭记历史告慰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他的声音沉痛肃穆。

历史不会忘记,长达6周的屠杀中,30万的同胞丧生。这些人中有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如果把他们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320多公里长。

历史无法忘记,六朝古都南京以血泪见证了人性历史上这段”至暗时刻”。同胞百姓的不绝哀号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还在,燕子矶、中山码头、汉中门的一处处遗址,一块块纪念碑还在。

历史也难以忘记。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从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记忆,正式上升为”人类记忆”。

这些,都在提醒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每一个人:不忘伤痛、铭记历史,才能告慰80年前那些苦难深重的无辜同胞。

2015年12月13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第二次的公祭仪式并讲话。

2016年12月13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出席第三次的公祭仪式并讲话。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第四次公祭仪式。习近平佩戴白花、表情肃穆,与在场南京市民一起沉痛默哀。二度前往,习近平表达的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的是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公祭仪式上,南京市青少年们朗诵的《和平宣言》稚嫩而铿锵,象征着沉痛而深重的缅怀之情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

八十年耻辱不忘 正视历史守护和平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正如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镌刻的铭文所书,南京之痛,是中国之痛、世界之痛、更是人类文明之痛。

把历史铭刻于钟鼎,正是为了守护这段无法抹去的记忆,捍卫一个不容否认的真相–这场泯灭人性的大屠杀为日本历史、人类文明留下了肮脏而耻辱的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在首个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向世界重提史实、重申立场。

尽管史家铁笔高悬、南京血泪未干,面对如此惨痛而又耻辱的教训,长期以来,一些不愿正视过往、甚至美化侵略的论调仍然时有出现,一些国家仍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历史任务的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谎言狡辩,习近平说,”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习近平掷地有声的话语,向世界昭告了中国捍卫历史真相的坚定决心。

追溯过往,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经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首次国家公祭日上,习近平向日本,这个曾经给予中华民族最深重苦难的国家发出召唤:”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要牢记耻辱,同样也要放下仇恨,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奋进中的大国当有的胸襟与格局。

八十年复兴不忘 矢志伟业砥砺前行

12月13日上午,在参加完国家公祭仪式后,习近平见到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抗战作出过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

南京纪念日(南京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12月13日上午,公祭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亲切会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亲属代表。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握住这些耄耋老人的双手,询问他们”今年高寿””身体好吗”,希望他们健康幸福,一代一代把记忆传承下去。他感慨道: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话语朴素、平淡,寓意高远、深重。八十年伤痛、耻辱走过,中华民族迎来了最生机勃勃、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公祭日2个多月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就是未来的路。

这是一条富国强军之路。”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历史屈辱、教训惨痛,今天的中国人民始终保有”吾辈当自强,方使国不受他人之侮”的家国情怀、”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一刻也没有懈怠复兴中华的使命担当;今天的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常备不懈的战备观念,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持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知国防更巩固,和平才有保障。

这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宣扬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主张。出于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这项主张表示了极大地赞同和认可,他们也积极加入到捍卫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国际社会共同谴责反人类暴行,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更加安全的世界。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这是一次”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了仇恨,纪念着历史。”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八十年悲情化作民族记忆,八十年耻辱铸就奋进力量,在朝着中国梦奋勇前进的路上,一个声音始终在回荡:和平!和平!复兴!复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2188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26日 上午10:23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26日 上午10:39

相关推荐

  • 1127年(1127年谁建立南宋)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反动派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大规模屠杀,许晓轩、谭沈明、刘国志等近200人被杀害。敌特还纵火焚烧了渣滓洞男牢房,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刘邓大军进逼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在溃败前夕,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9月6日,著名爱国…

    2023年 5月 25日
    1150
  • 2020年7月黄道吉日(2022年7月黄道吉日)

    前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2020年7月黄道吉日是什么。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来解答!还有其他网友想搞清楚2022年7月黄道吉日,币侠网小编(www.yfhhf.com)现在为大家找到了相关问题的答案,接下来一起看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旦决定选择“大日子”,那么酒店、婚庆都要至少提前一年开始筹备预订。我们来研究一下2023年的最佳婚期吧!…

    2022年 10月 9日
    1990
  • 辽宁防疫最新政策(辽宁防疫最新政策公告)

    2022年高考在即,为保障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高考安全顺利进行,根据《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规定,现将辽宁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疫情防控须知公告如下: 一、考前准备 1.考生应于5月21日前返回报考所在地,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具体防疫要求以考点所在地区疫情防…

    百科问答 2022年 9月 6日
    2230
  •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温故而知新的故和新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为政篇》的第十一章。一起看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而且都能熟练地应用。通略的意思就是,如果能够温习旧知识,就能不断地发现和增长新知识。但这一章的后面还有一句“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却被现代人完全忽略了,很少见到有人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去运用。如果能够去体会“为师”的内…

    百科问答 2023年 3月 5日
    1400
  • e的平方(e的平方求导)

    我们都知道,氢原子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是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的质量也应该等于质子的质量加上电子的质量。 但如果你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氢原子的质量比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和要小一些。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需要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说起,这个公式也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M=E/ C2,这种表达方式恰恰告诉我们公式中的质量到底有什么含义。 网上经常会有这种…

    2022年 8月 31日
    3440

联系我们

不接风险内容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