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抖音里刷到过一篇余华的采访视频。
他说:现在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太关心社会问题,不太关心别人的生活。他们往往认为过好自己的生活才叫生活,而社会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他还说:比如《许三观卖血记》发表两年以后爆出的艾滋村问题,大家感觉很惊讶。而实际上卖血的现象其实在中国存在超过半个世纪,而我竟然是第一个写成书的人……

如果说,不关注社会问题,不关心其他人的生活是冷漠。那么打着“关注”的旗号行骗,以道德高点俯视众生的人,算不算罪恶?
比如顶着“爱狗”旗号骗取捐款的某些组织,比如贩卖捐款衣物的二道贩子,还比如她。

环境保护始终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比如雾霾问题,水污染问题,以及光污染等等。
但保护环境,也同样是关注社会的表达之一。
当然,我们需要需要多点基本知识,既是为了区分生产筷子和砍伐森林的不同,更为避开那些专家的坑。

今日介绍一部法国电影《Donne-moi des ailes》(给我翅膀,2019-10-09,France),故事讲述鸟类研究学者帮助濒危物种白额雁,从饲养到伴飞,帮助它们找到从法国到挪威的迁徙路线的故事。

故事改编自法国气象学家克里斯蒂安·穆莱克的真实经历。
1995年,穆莱克驾着超轻型飞机在天空上观察天气,却偶然看到了一群从身旁飞过的候鸟——小白额雁。

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小白额雁每年都会飞行相同的路线,无论环境、气候如何变化,它们始终如一的坚持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逐渐增加,城市逐渐扩大,森林面积断崖式缩小。小白额雁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噪音污染、光污染、食物短缺和猎人的屠杀。

为了帮助它们延续生命,穆莱克决定给它们多开发几条迁徙线路。
在经过多次尝试和请教专家以后,穆莱克亲自当上这群小白额雁的“妈妈”,从孵化到饲养再到伴飞全程陪同。
最终,“重建候鸟迁徙路线计划”大获成功,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得到更多的资金和专业设备,并将黑雁,白颊黑雁,灰雁,天鹅,白鹤等各种候鸟……也加入进来。

如今,穆莱克已经59岁,他的计划还在延续,团队也在壮大。

让我们说回电影,本片以13岁男孩托马斯的视角出发,由于母亲忙于工作,他在暑假只能寄养在父亲的户外工作室。
也就是陪着父亲一起研究小白额雁的迁徙计划。
习惯城市生活的托马斯对乡村的蚊子和老鼠怨声载道,充满抵触。可当他亲眼目的小白额雁破壳而出,他也开始对这项计划产生浓厚的兴趣。



妈妈说,托马斯每天在睡到中午。可当他习惯与雁子们相处,他每天八点起床给它们喂食,带它们散步。
为了让雁子们提前适应发动机的轰鸣,还需要每天推着除草机带它们遛弯。
雁子们肉眼可见的长大,托马斯也越发懂得责任感。



等待雁子们学会飞翔,它们将迎来一段艰辛的历程。
第二年冬天,父亲带着全家来带位于北极圈的挪威等待。
当托马斯从望远镜模糊的视线中发现一群微微煽动的翅膀而起身欢呼雀跃,我仿佛也感同身受。


当托马斯嘴里一声声的喊着:爸爸,它们来了,爸爸,他们来了!
尽管我们习惯克制,还是忍不住鼻头酸涩。
尽管我们总是冷漠,还是不由得为其鼓舞。
我不禁想起片头博物馆领导的讽刺:这次就算你真的成功,带了20只鸟完成迁徙,你也必须要再带..也许200只才能真的拯救这个物种..我就直说好了,你的计划不会成功。

或许我们太过了乐观,或许我们太过于悲观。
实事求是,在我们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为自然所作的事情太少。

在片尾,电影留下几句话。
在过去三十年里,欧洲减少超过四亿两千万只鸟……或许我们应该记得古印第安言语:今天土地不是我们继承来的,而是向子孙借来的。

我们不提倡让未成年人独自驾驶机动飞机,不提倡在没有监护人的引导下完成某些工作,更不提倡盗窃、伪造文件等等。
但本片依然是一部优秀的艺术加工作品。我想,法国电影和其他小众的欧洲电影一样,是可以短暂脱离商业化,依然追求电影艺术的少数派。
用杯水汇集成河,让星火可以燎原。这是我最为欣赏它们的地方。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22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