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圆圆的元师傅
投资咨询 | Z0015860
编辑 | 小师妹
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贬值,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0关口后,大有直奔7.0而去的架势。续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超过5%。
恰逢这段时间国内股市商品双双大跌,引发金融市场出现一定的关注。乐观的认为适当贬值有利于缓解出口企业压力,悲观的认为贬值会加速资金外流,给经济造成进一步的压力。那么,造成本轮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是什么,后续走向如何,对商品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呢?

要弄清汇率的涨跌,我们首先要知道外汇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人们往往认为外汇是我国劳动人民辛苦出口商品换取的“血汗钱”,这是因为外汇的第一大来源企业出口结汇。我们的外贸企业在国外卖了东西赚了外币,回来要到银行换成本币才能进行再生产,这部分外汇就进了国家外汇储备中。
当然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也需要向外购买原材料和一些高科技产品,所以最后结余到外汇储备中的,是贸易顺差。
第二大来源来自于外资在国内的直接投资。比如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厂,马斯克投进来的美金也经过兑换进了外汇储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局稳定,投资收益高,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就会吸引外资进入,从而增加本币需求促进本币升值。反过来的逻辑也同样成立,就会造成本币的贬值。
还有一个来源是国外的投机资金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以国内股市的尿性可能大家觉得怎么会有外资傻到进来呢,但实际上在信托债券等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不少的海外资本,比如之前恒大到期应还的债券名单中就有很多外国债主。当然,外资流向也取决于收益预期,所以当美联储加息,美元资产收益增加后,也就会形成资金外逃。
从上面三大块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质上决定汇率涨跌的因素其实和商品一样,也是供求关系。对本币需求强的时候,本币就会升值,反之就会贬值。
经过梳理之后,那么这轮人民币的贬值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两点:
一是美元的加息缩表。
作为周期性的货币调节,造成当前人民币贬值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美国通胀高企,引发国内民众不满,美联储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最直接的无风险利率增加,就会吸引资本从那些高风险地区撤出,然后跑回美国,进而给到的就是实质资本外出。
这一因素不仅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其他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也会造成同样的影响。我们看看这一轮欧元兑美元,从最高1.23跌到现在只有1.04,英镑兑美元也从最高1.43跌倒现在1.23附近,当然英镑和欧元近期受俄乌战争的影响也极大的加剧了贬值的幅度。那我们参考日元,同样自美元进入加息缩表周期之后,美元兑日元从115直接飙升到130。
二是疫情对国内工业产能的影响。
人民币不是美元,靠的是工业产能背书,疫情窗口期只有我们能提供稳定的工业产能,本币当时奔着6就去了,当时也是动用逆周期调节阻止了本币进一步升值,但今年疫情反复导致整个南方都深陷其中,产出受限,必然伴随着为本币背书的能力下降。
第二个问题是人民币后续汇率走向?
我国汇率市场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调节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靠的是外汇储备。

如上图所示,我国外汇储备2014年是一个峰值,一度达到4万亿美元,而随着2019年以来,我国持续抛售美债和其他资产,截至4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
目前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可以说弹药还相当充足,5月15号,第一批下调的1%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也要释放出来了。至于后期汇率走向,更多的取决于政策想让它怎么走。
如果考虑出口,适当的贬值是有好处的,按以往的数据,人民币汇率保持在7.0左右,外贸企业效益是最好的。如果考虑到当下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高企,为了抑制进口原材料价格,防止输入性通胀,适当的控制汇率,也是必要的。此外上海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封控管理后,现阶段每日数据不断向好,我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可控的,可能逐步温和的向7.0左右靠拢,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不会失控。
最后我们谈谈人民币贬值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
从进口角度来看,人民币贬值会增加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进口支出,这将会推高国内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本来大宗商品大幅涨价中国已经不堪重负,人民币再贬值更是雪上加霜。进口粮食肉蛋价格也会提升,输入型通胀压力非常大,CPI指数上升势必影响民众的购买力,降低民众整体生活水平和福祉。
刚刚公布的4月份国内PPI同比上涨8.0%,环比上涨0.6%。进口原材料依存度高的企业,日子将非常难过,要么寻求国产替代,要么就得被迫涨价,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石油,造纸等行业进口依存度高,以此为原料的企业受影响较大,不涨价就亏损,涨价消费者就得买单。
如果成本往下转移过程中,消费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去消化,那也不是坏事。最坏的情况是消费者无力承担转嫁的成本,消费萎靡,导致企业商品卖不出去,出现亏损进而倒闭裁员,裁员失业又会加剧消费能力下降,不断负向反馈产生经济危机。
当然适度的贬值也有好处,好处是短期内刺激出口,相对地增强出口竞争力,外向型企业会有一波机会,因此上一周纺织板块大涨,就是这种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纺织板块沉沦了许久,终于迎来了春天,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服装纺织板块受益的同时,相应的在期货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PTA、短纤、乙二醇这些品种,在近期价格也走出了一定的涨势。

不过事物之间的关联不是简单线性的,影响商品价格走势的因素也是多样且互相关联的。分析汇率对商品走势的影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同时期其他影响商品供求逻辑或是影响市场预期的因素。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从中分出主次很重要。
另外,理性看待汇率的正常波动,无论本币升值还是贬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均有利有弊,而利弊权衡关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强健程度、对外依赖程度和外债能力等。当下尽快控制好国内疫情,恢复经济正常运行,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4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