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洛阳寺院里有一个时不时自己就会响起来的磬,众所周知,磬需要有人演奏才会响,可这个磬却时不时自己就响起来了。
这个磬着实吓到了管磬的和尚。正好这和尚有个玩音乐的好友,叫曹绍夔。他得知此事后,去看望这个和尚。他来到寺院后一阵子,寺院敲钟了,同时,他的和尚朋友管的那个磬也响了起来。这可没吓到曹绍夔,他对和尚朋友说:“明天我就给你把妖怪除了,治好你的病”。还闹着要和尚犒劳犒劳他。
第二天,曹绍夔来到寺院,吃饱喝足后,他拿着锉刀在罄上搓了几下,磬就再也没有自己响过。和尚的病也慢慢好了。
后来和尚问曹绍夔这是怎么除的妖。曹绍夔说,这根本不是妖怪作怪,只是一种共振现象,是磬和寺庙的大钟产生了共振,在用锉刀搓了磬几下后,磬和寺庙的大钟没有共振现象了,所以,就不会自己响了。
这个闹鬼的磬的故事,就阐明了一个物理原理,那就是共振。
我国自古就利用共振原理。比如,兵临城下时,为了监视敌人,在城墙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挖一个坑,并在坑内埋上蒙着皮革的大瓮。这样的大瓮就是共振器。士兵在翁口听声就能判断敌人的动向。比如,汉代的张衡,利用共振原理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现代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利用共振的例子,比如听诊器,比如收音机调频,比如振动检测,比如振动焊接,比如振动去渣等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