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指的是谁(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谁)

文丨胡智勇

《红楼梦》第五回隐藏了大量故事和人物的秘密信息,从文学写作上来说堪称全书的总纲。作者曹雪芹用十四副诗谶图画和十四支“红楼梦”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以及贾府的未来结局作了隐喻和暗示,可谓是呕心沥血,算尽机关。

关于诗谶图画和“红楼梦”曲,“红学”专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除了个别的细节问题,基本都得到了破解,而且认同度很高。其中只有一支曲子显得很特别,这支曲子就是“红楼梦”曲的第三曲—[枉凝眉]。曾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曲,被87版电视剧“红楼梦”选作主题曲,广为传唱,流行一时,世人皆知。

人民出版社1981版的《红楼梦》邀请了许多著名的“红学”专家进行解读,堪称最佳普及读本。其中对[枉凝眉]的解读是:“曲子从宝黛爱情遇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暇:指贾宝玉。”这个解读几十年来深入人心,被“红学”专家和读者们所接受。

直到2005年,“红学”研究者、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揭密《红楼梦》,才首先提出质疑。刘心武先生说:一是阆苑仙葩不可能是指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草,而不是花,且整部书中也没有找到将林黛玉比作花的证据。二是贾宝玉也不能称之为美玉无暇,因为文章中有说贾宝玉是有瑕疵的玉,而非无暇美玉。按照刘心武先生的研究,[枉凝眉]根本不是写林黛玉,或是宝玉黛玉合写,而是宝钗和妙玉的合写!

那[枉凝眉]曲到底是象“红学”专家所研究的那样写林黛玉,或者说是宝玉、黛玉的合写;还是象刘心武先生所考证的那样是宝钗和妙玉的合写呢?或者说两者都不是,[枉凝眉]其实另有所指!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做一番梳理吧。

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指的是谁(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谁)

第五回中,十四副诗谶图画的前三副,分别是睛雯、袭人和香菱的判词。而另十一副才是“金陵十二钗”正钗的判词,其中宝钗和黛玉共用一副,放在首位,其判词按顺序对应的分别是:

宝钗和黛玉、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四支“红楼梦”曲子为:

[红楼梦引子][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收尾·飞鸟各投林]

除开引子和收尾还有十二首,从[终身误]到[好事终]目前主流的解读观点是指:

宝钗和黛玉、黛玉或宝玉黛玉(刘心武:宝钗和妙玉)、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除开[枉凝眉]这个有争议的曲子,其余人物顺序与诗谶图画的判词完全一致!所以刘心武先生才在百家讲坛揭密《红楼梦》时感叹:这里多了一支曲子!

“红楼梦”曲和前面的判词图画互为补充,都在预示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可是为什么《红楼梦》曲中关于人物命运的曲子要比判词多了一支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红楼梦》曲不只说了人物命运结局,还包含了贾府的最终命运结局,这一点有别于判词。而贾宝宝可以说是事关贾府命运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红楼梦》曲中就多了一个十二钗之外的人,这个人就是贾宝玉!

“红楼梦”曲子里的确需要贾宝玉,而且还必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我们来看看引子后面的第一曲[终身误],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将此曲当作是宝钗和黛玉的合写来看!真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原文: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是宝钗和黛玉的合写吗?这明明是以贾宝玉的口吻在向世人唉叹:辜负了宝钗、忘不了黛玉!婚后不幸福!曲子都快写成白话文了,意思并不难理解。

如果[终身误]写的是贾宝玉,那解读[枉凝眉]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枉凝眉]才是宝钗和黛玉的合写!不信,我们再来读一读[枉凝眉]的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我们来看:《红楼梦》63回薛宝钗抽到的花签就是牡丹,花中之王,艳冠群芳,阆苑仙葩当然是指薛宝钗。

美玉无瑕:专家解读是指贾宝玉,刘心武先生已经做了反驳,而且《红楼梦》中写贾宝玉的主笔思想也的确是有瑕疵的玉,很有道理。但刘心武先生说是妙玉,则也牵强得很。一则后面[世难容]写的就是妙玉,雪芹先生根本没有必要在这里再弄些花样来写妙玉。二则妙玉何等心高孤傲,性格也很强硬!而曲中“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么看也不是妙玉,说黛玉还差不多。

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指的是谁(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谁)

《红楼梦》中和玉有关系的主要人物就几个,林黛玉算是一个,可为什么大家没有将美玉无瑕和林黛玉联系起来呢?可能是因为前面说的,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草,又有木石前盟,除了名字里有个玉以外,似乎再也和玉扯不上关系了。难道真是这样?就没有人将林黛玉比作玉吗?细读《红楼梦》我们发现,不仅有,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很特殊,地位比贾府还高,而且同时将宝钗比作花,将黛玉比作玉!这个人就是元妃!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有: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这里的宝、林二人就是指薛宝钗和林黛玉,可见将此二人喻为花、玉是有出处可查的!因此,林黛玉不仅名字中有玉,而且还有如此重要的人物将其比作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是没有问题的。将薛宝钗和林黛玉设定好后,我们再来细品一下[枉凝眉]的原文含意:

一个是阆苑仙葩(钗),一个是美玉无瑕(黛)。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宝玉),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钗、黛合述)?一个枉自嗟呀(钗:结婚后不幸福,枉自嗟),一个空劳牵挂(黛:未婚却泪干而逝,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钗:宝玉出家,空有名份),一个是镜中花(黛:阴阳两隔,空相虚望)。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钗黛合述;钗:婚后不幸福而流泪;黛:泪干而逝!)

这样的设定解读起来倒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我们再将判词图画联系起来看,则再无疑问了,请看:图画判词十二钗的顺序:

宝钗和黛玉、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曲,除去引子和收尾以及多出的宝玉第一曲,十二钗的顺序:

宝钗和黛玉、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

顺序一目了然,对照合情合理,再无牵强附会的感觉了,非常符合曹雪芹先生从容的文笔、缜密心思!

因此,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红楼梦》[枉凝眉]曲暗示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悲惨命运,和前面判词图画中宝钗、黛玉合写相呼应,亦是合写两人的一支重要曲子!

(胡智勇,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辞赋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协会常务理事、长沙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更多书评、文赋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遂语堂)

[责编:廖慧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729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8月 31日 上午4:33
下一篇 2022年 8月 31日 上午5:05

相关推荐

  • 火锅加盟店排行榜(火锅加盟店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饮食风俗差异极大,想找到一种相对统一的美食形式,把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想必就是火锅了。 火锅似乎有种弹性的魔力,底汤既能简单也能繁复,食材既可单一也可多样,不但能一人食,还自带社交属性。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10大品牌热度最高的火锅,看看你喜欢的火锅上榜没有。 NO.1 海底捞 品牌热度:137861 海底捞大家都不陌生,一家来自于四…

    2022年 9月 9日
    1990
  • 长期吃海参好处和坏处(500克的淡干海参多少钱一斤)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养生保健都是非常的重视,无论是古代的皇帝,还是现代的老百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生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一些“滋补佳品”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追捧,比如像燕窝、海参等,自古以为都是饭局上的精品,扮酷的利器。 《2019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1]显示,在滋补养生类目中,燕窝排名第一。特别是在朋友圈,…

    2023年 4月 28日
    1490
  • 边防兵一个月多少工资(西藏边防兵一个月多少工资)

    近一段时间,“996”工作制在网络上热度不减。所谓的996,通常是指员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代表着某些行业领域加班常态。 对于军人工作时间,有人说“五+二”“白+黑”。虽然军人的一天,并不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工作,但只要在军营,就必须保持24小时全时在位,在遇到大项任务时,加班加点是常态,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则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记得那年老家…

    2023年 2月 1日
    2700
  • 道阻且跻(道阻且跻读音)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诵读者简介】 徐蕊,成都市金沙小学,10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

    2022年 12月 8日
    1740
  • 中国职位权力顺序排名(中国职位权力顺序排名级别)

    中国古代六部中谁的权力最大? 六部,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各部的总称。六部制度从隋开始,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天下事宜。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在在胡惟庸案之后,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了近两千年的职位。自此,六部一跃成为了朝廷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堂官一举成为明代官员中实权职位的最高的品级,此时的六…

    2022年 12月 1日
    1.2K0

联系我们

不接风险内容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