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到底科普一下USDT的三种形态,以及它的增发原理,搞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你才不会被人乱带节奏。
先说一下USDT的三种形态:
任何加密货币都基于一个区块链网络发行,USDT也不例外。
目前USDT在三条公链上发行,分别是:
基于比特币网络的Omni-USDT,基于以太坊网络的ERC-USDT,基于波场网络的TRC-USDT。
你可以随便打开一个交易所APP,点开充币/提币,可以看到USDT的链就是这三条。
先来说一下饱受争议的USDT增发事件”,争议的焦点是中心化严重、涉嫌随意增发。
事实上,很多人误解了USDT的增发”,其实,这是一个印新钱赎旧钱”的过程。
要是只印印新钱”不赎旧钱”,是超发”,那样才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像昨天增发的1亿USDT,并非新入场的资金,而是用于替换比特币网络OMNI上的USDT。
比特币网络由于网络拥堵、转账速度慢等问题,一直为用户所诟病。
而以太坊ERC转账速度较快,安全性也比较有保障,于是,用户对以太坊ERC上的USDT的需求持续走高。
目前交易所普遍的问题就是:比特币OMNI上的USDT过剩,以太坊ERC上的USDT不足。
举个例子:
我们把比特币网络上的USDT比作一块钱的硬币,把以太坊网络上的USDT比作一块钱的纸币。
硬币和纸币各有特点,一块钱的硬币耐损性肯定比较强,所以也比较安全;一块钱的纸币比较便捷,也方便流通。
数字货币市场的交易十分频繁,很明显,硬币(比特币USDT)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
所以,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纸币(以太坊USDT),使得它的需求量远高于流通量。
于是,银行(泰达公司)增发了1亿的纸币(以太坊USDT)用于应付商家(交易所)纸币量不足的问题。
商家(交易所)需要将花不出去的硬币(比特币USDT)交给银行(泰达公司),用来换等额的纸币(以太坊USDT)。
回收后的硬币(比特币USDT),银行(泰达公司)将会进行销毁,保证市场的流通量。
虽然这个币类似于QQ,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状态应该是很接近比特币的理想化状态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中心化的,但是如果不去中心化就无法使它的价值这么稳定。它锚定美元,是它最大的优势,又有一部分数字货币的优势,如果它锚定这一部分也能去中心化,那就完美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tc/12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