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区块链资产中,比特币是最稳健的资产,在大众眼里,比特币就是区块链市场的代名词。所以,如果你相信区块链的未来,就应该适当配置一些龙头币种。而且,事实已经证明龙头币种的涨幅可以大概率将资产稳健提升。
新锐币种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区块链应用的新方向、新模式、新经济领域,在充分考察新项目的基础上衡量其独特的技术、坚实的用户基础。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系数,而且可以获取超额收益。新锐币种选择好的话就是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品种。
一些投资者见新币上线交易平台后能翻好几倍,心想着如果将所有资金投入到一个区块链项目,岂不是很快就翻倍了。这时,请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投资区块链项目的风险。即便真有人将全部资金投资某一个区块链项目而且翻了好几倍,那也不能当做投资理念来坚持。即使你非常看好这个项目,所投资金最好也不要超过自有资产的50%。
经常有一些小道消息说哪个币利好,结果那个币真的就上涨了,但是当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小道消息可能已经转了N手,早已变成了大道消息。除非你认识某个币种的大庄,否则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即使你确定小道消息是真的,也要记住几个原则:10%以内的资金进行投机,控制风险。同时一定要快进快出,达到预定利润之后及时卖出,投机最忌讳犹豫和贪婪,达到预定利润后还想要更大的利润,结果错过了这一波行情,可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而且,投机是要时时盯盘的,因为行情变化很快,几个小时可能就完成了从暴涨到回落的过程。即使是投机,也要独立思考冷静判断自己认为的优质资产。如果投机错过了行情被套,你至少还能相信会涨回来。如果投机的是垃圾资产,你可能就永远被套了。最后说一句,不认同投机行为的,即便你技术再好也难免翻船。
每天过于关注短线行情走势,对于看好持有的优质项目,只要停滞不前就忍不住卖掉换成别的资产,操作得多了其实是在浪费机会积攒风险。其实小市值的区块链资产价格暴涨背后很可能有大户在操作,大户炒币也需要一个币一个币的炒,所以如果你手里的优质币没涨,很可能是还没轮到,所以需要耐心。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确定要长期持有,还会在乎短期的涨跌吗?
世间所有的投资有输就有赢,不可能好运全都砸到你一个人的手上。就像马云一样,他一开始也不知道阿里巴巴会成为盛世的企业,他也是在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才会有现在的成就的。所以在面对投资方面,不仅到大胆,还要保持一些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做任何项目都不可能一夜暴富的,除非你是在梦醒时分。
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新兴领域,凭借分布式储存、去中心化、高安全性等特点,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成为有远见的投资者着眼的新目标。但区块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十分陌生。很多人都是初次接触区块链投资,那么,作为缺乏经验者,在投资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区块链本身还是一个互联网协议,所以它存在的基础就是数据。如果一个场景中不存在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数据结构化的成本高昂,那就要考虑是否适合区块链项目。现在好几个所谓的精准扶贫区块链项目,里面的内容包括从种子到餐桌的供应链追溯,化肥检测等。你怎么来做数据输入?靠人去一个一个检测后录入么?给土地里埋检测仪追踪化肥用量么?
区块链本质上是价值网络也就是数据确权,或者是确认真实性。那么,准备应用的场景中是否存在很强的真实性确认需求就成为必要因素。比如某个学习链项目,通过区块链追溯学生评价,上课情况。这种数据的真实性针对有必要用区块链解决么?教育市场的口碑传播用区块链解决效率更高还是微信打卡更方便么?你需要让别人知道我对老师的评价真实性么?
区块链是通过分布式账本记录信息并全网广播,在保证数据统一性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全网共识。那么,很多项目到底有没有必要采取大规模共识?没有必要的全网共识到底是炒作还是圈钱?这就见仁见智了。
某个号称全日本团队但是只有中文版白皮书的项目,号称通过区块链在日本的房屋租赁购买,按份额进行,参考ABS模式。号称通过TOKEN实现房屋销售和租金共享,TOKEN数量确定但是未来房子越来越多,租金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值钱。说白了就是个股权众筹项目,这种项目有必要通过大范围共识机制解决么?在共识节点记录你的份额,还有租金收入?那这样的话,还不如找个律师直接去日本签合同来的靠谱,别忘了现在区块链技术根本映射不了现实资产,你的权益怎么可能有保障?
网络效应或者双边市场模型理论就是在一个项目中是否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可以对整体项目起到正面提升作用,其项目的核心价值就是用户本身的网络连接。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协议,没有网络效应当然是就是扯的。现实的例子就是电商平台,平台中消费者越多,商家就会越多。模型中的双方不断促进,推动电商平台的正向发展,而电商则通过支付手段(例如支付宝)来对平台双方进行管理,维护网络的正常运作。
套用到区块链项目,共识协议就是支付宝,每个参与者都按照协议参与活动,并得到收益。那么一个项目是否符合这个要素,就可以判断是不是靠谱。举例就是现在比较火热的DD币,你买这个有任何网络效应么,能促进任何参与方么?除了投机效应、传销效应,还有啥?
前面说了,区块链是价值网络,通过设计精巧的价值激励模型来推动生态的正向发展,比如比特币,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一个项目中的价值激励模型能否自圆其说,就是判断一个项目靠谱情况的关键点。
比如某内容项目,号称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内容价值的传播,改变现在低俗、伪原创横行的现状,看起来真的非常靠谱。1.
内容天然具有结构化数据,适合互联网传播;2. 对于版权的真实性需求强烈;3.
适合大规模共识。但是有一点,这个项目中对于原创作者的激励是通过token,并没有明确的价值激励模型存在。
拿钱作奖励的后果我们看看去年的知识大战就知道了,最终只会出现大量的灰产,劣币逐良。如果这个模型不能改进,那么该项目未来一定会遇到发展问题。
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还是萌芽期,交易速度等跟现在的中心化项目比起来差距很大,那么,一个项目的应用场景问题,是否需要使用低效率的区块链技术解决,那就是关键要素。
比如现在很多针对企业应用场景的B端项目,需要企业付费购买TOKEN来参与。那么只提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企业是否愿意支持服务价格的剧烈波动?今天买一次服务5块钱,明天可能500块钱?Fabric超级账本可以解决企业内共享需求,但是没有必要发行token?强行发行是为了圈钱还是圈钱呢?发行token存在合理的价值激励模型么?
尽职调查就是现场确认项目团队实际开发能力以及过往业绩,区块链项目目前还是技术密集型项目,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你相信后续进展么?对于不方便尽职调查的用户,有更简单的判定标准:他们的白皮书里面对于项目实施路线图有没有合理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实施方案超过总篇幅一半。
现在很多的所谓白皮书,里面堆叠无数的技术名字、描述未来前景。沙盒模型、动态加密、拜占庭将军问题、囚徒困境……唯独对于关键的开发路线图只给一个简单的列表,XXXX1.0上线等。如果连写白皮书的人都对未来没啥规划,你敢投么?
说着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互联网的基础之一,都需要建立在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据共享上,但是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实现难度是不可控制的,做投资之前好好考虑下,别被骗了才是真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tc/6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