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C信用链是基于IBM HyperLeger Fabric技术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互结合,面向金融领域的信用预测,信用反欺诈,及信用历史纪录的生态系统。通过此生态系统,构建跨越多个金融领域的去中心化的风险管理,交易管理平台。在其建设初期将为保险、基金、小额信贷等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提供信用分析、风险预测、交易撮合等服务。在业务平台化,数据规模化之后,进一步提供信用记录、信用评级、信用指数等更进一步的业务服务。
项目在市场上运行了2年时间,持币地址不到800个,而且推持粉丝比较少,代币的暴跌,也使得众多的投资者弃而远之。在应用上来说,主要领域涉及到保险、基金、小额贷等,想为这些领域提供信用分析、风险预测、交易撮合等服务。个人觉得并不现实的。项目的风险巨大,不建议参与。
首先看完这个项目的白皮书和官网,我对这个项目的前景非常不看好。2018年1月22日发行,总量3.8亿枚,初始价格1.2944元,可是目前价格0.0053元,可以说已然跌去了99%了,正在往归零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是日本的项目,当时各方对其寄予厚望,但是发展的不是很理想。其背后主体公司为日本的monents株式会社,该集团18年就爆出消息称筹备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牌照。
并且项目的合作机构都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国泰集团,江西联储,上海川口置业等等。但是这个信用链利用区块链技术,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项目方的技术也非常过硬。但是市场是否真有这个需求,或者说讲解将这个需求商业化,我觉得项目一开始就是落后于规划的。
项目定位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面向金融领域的信用预测,反欺诈,以及信用历史记录的生态系统,为保险,基金,信贷等提供交易信用分析和风险预测。可是对于这样一个系统,至少个人看来是非常难做的。
首先是获取数据不容易,没有非常强大的外援,或者说ZF关系,都难以做到。并且项目发起地在日本,面向中国,可是合作伙伴非常的弱,不是说没有贷款的业务,而是要获取这么一个数据需要的信息非常多。
国内有做的非常好的支付宝,微信,平安银行在大数据这块做的不错,但是该项目的合作伙伴大部分是企业,没有对接有名的金融集团,对此我不看好。而且这在币价上已经有所显示。
定位是好的,项目也有自己核心的技术,有资金,但是做这类信用数据公司达到历史记录的生态系统,真的 不看好,1分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qukuai/11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