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谁建立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落之后,由于人口众多,为便于管理,在原有牛录制基础上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也称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牛录制是满族早期的一种生产和军事合一的社会组织。有点类似现在的合作社性质。每十人为一录,后改为三百人一录。战时为兵,非战时为民。后因因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黄白蓝旗镶红,红旗镶白。

八旗分为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白,镶蓝)。八旗各设有旗主,其中上三旗地位高于下五旗。为维护皇权,上三旗其旗主为皇帝,下五旗旗主分别为不同的亲王。后来为扩充军队需要,又出现汉八旗和蒙古八旗。
名称 旗主 领主
镶黄旗 皇帝 无
正黄旗 皇帝 无
正白旗 皇帝 无
正红旗 礼亲王 顺承郡王
镶白旗 肃亲王 醇亲王
镶红旗 克勤郡王 庄亲王
正蓝旗 豫亲王 睿亲王怡亲王
镶蓝旗 郑亲王 恭亲王庆亲王
八旗兵俑在待遇上没有不同,只是在职责上有所不同,上三旗守卫京城及其周边,负责保护皇宫和京师安全,也就演变成后来的禁军。下五旗分别驻防全国重要城市。也就是后来的各地驻军。
八旗制度不光是军事制度,同时也是户籍制度。清朝规定,八旗子弟,男丁满16皆为兵。男子享受俸禄,每月三两半银子,现在大概一千多元。女子无俸禄。如果女子死了丈夫可以得到补偿。旗人不可经商,所以一家人只能靠这点俸禄,这也为后期清朝灭亡,八旗子弟只能靠变卖家产度日埋下了伏笔。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2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