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终于宣布又要开始“买买买”了。
收购
作为一个房东,如果挣够了一笔钱,是该继续买几套新房子,还是该把家里再装修得有意思一些呢?半年来,洲际酒店集团CEO Keith Barr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全年收入增长4%至18亿美元,税前利润增长14.7%至6.78亿美元。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全年增长2.7%。这是2017洲际酒店在全球耕耘了一年的答卷。
但洲际的风头并没有盖过17年RevPAR增长3.1%、四季度增值4.6%的万豪国际。
好在交卷之后,Keith Barr放出了能让股东们振奋一些的消息,洲际计划在2020年前将寻求1.25亿美元的储蓄金,以投资奢华酒店品牌收购业务,以增强集团竞争力。
Keith Barr的原话是:“希望能够收购一个规模较小,但是拥有足够特色,能够吸引消费者的酒店品牌。”
在旅界君向洲际大中华区工作人员求证时,对方表示应该会倾向于数量不多的小型品牌,因为“更利于重塑”。
对于刚刚走马上任半年的的CEO Keith Barr来说,用收购形式,将更多的高端品牌收到麾下还是更划算的。而在14年收购金普顿之后,那样成功的买卖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
“一个合适的奢华酒店品牌可以产生光环效应,从各个方面帮助我们增强我们在奢华酒店领域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商务游客。”Barr表示。
此前有消息说,文华东方酒店,香格里拉和贝尔蒙德等都可能入过洲际的眼。
但目前来看,这些酒店规模普遍过大,应该要接受所谓的“重塑”就不太可能,因此应该不是理想对象。
另外,将现有的酒店品牌改造成高档奢华酒店品牌,也是Barr看好的一条路子,他表示:“改造现有酒店的成本更低,速度也更快。”
目前尚没有消息透露洲际会将旗下哪一条线的品牌进行升级改造。但洲际集团已经专门成立了新的奢华酒店部门,以“更好地优化在这个方面的运营表现。”
竞争
对于酒店巨头们来说,“买买买”永远都是最惯用也最管用的扩张手段。
此前,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万豪与喜达屋合并,不但成就了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用规模优势带来了客观的成本节约效应,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丽思卡尔顿、瑞吉、宝格丽、W酒店、威斯汀和喜来登等等响亮的品牌攒成了一手漂亮的大牌。
与此同时,另一名对手雅高集团也堪称快手。
从中低端酒店起家的雅高不但在16年买了洲际垂涎已久的瑞士酒店(FRHI),把费尔蒙、莱佛士和瑞士酒店拿到手,17年又收购了著名的“东方快车”与澳洲酒店集团 Mantra Group,转瞬就变身为全球奢华酒店市场的领导者。
在此情况下,洲际尽管一直盘踞在全球酒店业的第一梯队里,也拥有规模不小的奢华酒店业务,但是综合起来看,在高端领域里,旗下的金普顿、英迪格酒店、逸衡、华邑、皇冠假日这些牌子,在品牌名气与档次上,明显不够硬气。
品牌是轻资产运营的跨国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无论是收购还是升级,“都可以在洲际品牌已经布局的地区启用新高端品牌,同时避免同一品牌自相竞争争夺客源。”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这样认为。
另一个关于洲际此刻“买买买”紧迫感的注脚可以说来自中国。
胡润研究院18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丽思卡尔顿继续荣膺中国富豪“最青睐的豪华酒店品牌”,悦榕庄排名第二。希尔顿依然卫冕 “最青睐的高端商务酒店”,其次是香格里拉和万豪。
而一直在休闲与商务之间摇摆的洲际则因为特色平平,被排在这些牌子的后面。
如今的在中国市场上,且不说正在飞速崛起的本土高端品牌的冲击,来自同辈大拿们的新兴精选品牌也越来越丰富。前有经典大牌们的俯视,后有极具个性的傲途格精选、艾迪逊等等抢眼的新面孔,不但劲头十足还赚足了眼球,围攻之势已然十分严峻。
可以想见,此时的洲际,攒够了超1个亿的优悦会忠诚客户、5,300家酒店、78万间客房等等数字,都不如先把一个华丽丽的丽思卡尔顿或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宝格丽攒在手里,才有足够的底气。
对于当下的大中华区的洲际来说,就算一直忙于华人专属豪华品牌华邑、融入本土文化与自然特色的英迪格、实惠舒适的皇冠假日等等品牌上强化布局与扩张,如果无法弥补在顶级品牌上的空缺,将依旧难以抓住越来越挑剔的中国客户,这也就意味着缺失了中国高端消费者在情感忠诚度,以及为品牌溢价消费的机会。
今日互动洲际用收购策略提升品牌价值
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END ————
行业爆料、加入读者交流群
请加小助手weiixinn:ruxue440409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4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