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都是经济中心,但是到了宋朝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开始变得富裕起来。而作为两条大河,在长江的入海口形成了冲积岛——崇明岛,而黄河有大量的泥沙,却没有在入海口形成冲积岛,这是为何?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也是中国第三大岛屿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也是中国第三大岛屿,长江流经此地一分为二流入东海,因此崇明岛也被誉为“长江门户”。在崇明岛西北端远眺长江,江苏省常熟市和海门市隔江相望。由于受到长江带来的持续泥沙堆积,崇明岛也在不断的“长大”,成为长江入海口一颗美丽的明珠。

自西而东横贯中国的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
自西而东横贯中国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

一般而言,河流在汇入大海的时候,都会形成一个三角洲,因为在入海的时候流速一般都会变慢,而水里携带的泥土就会逐渐沉淀,慢慢的形成陆地、小岛等,然后随着河流的继续冲击,就会形成一个三角洲一样的特殊地形,但是每个河流的情况不一样,形成的三角洲也是不同的,主要和水量、含沙量沙、流速等有关。典型的三角洲分为: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长江在上海市流入东海。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江阴以下河段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叭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宽达80公里,有些学者认为,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大致是在扬州、镇江一带入海,由于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江流海潮交汇,大量泥砂因流速缓慢和海水盐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内外悬移质日日向下沉淀,河底推移质年年向外推动,以致发育成了长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这个岛的出现,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崇明岛的南端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


崇明岛的形成
长江入海口是属于潮控三角洲,换句话说就是受到潮汐的影响形成的三角洲。长江在东海入海口,水中的泥沙慢慢沉淀,最开始的时候是在河口的两岸,其实如今的浙江靠近上海部分地区和上海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东海地区的潮汐作用是很强的,而且还是半日潮,半天就会涨潮一次,每天有两次涨潮和落潮。随着潮汐的影响,长江的河水流向会受到潮水影响而改变,简单的说就是长江平时是向东流的,但是涨潮的时候被潮水顶着向南偏,落潮的时候又向北偏。而长江的冲击力没有潮水强,所以就会被截断成两股河流,所以只能绕开两边向东流。而在河水和海水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个缓流区,随着泥沙的沉淀,崇明岛就是这样形成的。
泰州小叟声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8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