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在美国势力(包括各种NGO组织和一些国家情报机构)挑动下,中东地区各国如威尼斯、也门、叙利亚、埃及、利比亚等国内部爆发反政府事件。
俄罗斯等国被欺骗,自此不再信任美国
2011年3月17日,美国在向俄罗斯等国表示其目的不在推翻叙利亚政府的情况下,俄德印中巴五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美国要求安理会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让俄罗斯等国没有想到的是,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支持的利比亚反对派以摧枯拉朽的态势推翻了卡扎菲。

反对派在路上前进,空中美英法等国的战机在天上,卡扎菲一派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终,卡扎菲被捕后被反对派士兵虐杀。
对此,普京非常愤怒,对美国的言行不再信任。有时候就是这样:失信一次,就失去被信任的机会。
由此,俄罗斯对美国采取了“对抗”手段,可以说,叙利亚问题、卡扎菲政权被推翻是“美俄世界范围内”制衡的导火索。
利比亚10年简史
卡扎菲被推翻后并没有获得国家稳定、政治稳定,这里面涉及的是思想和利益之争。早在2011年2月27日,对于卡扎菲政权的对立面儿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就成立了。

其领导人为前司法部长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成立于班加西。
2012年9月16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该委员会为唯一合法代表,去掉了“过渡”两个字。2012年8月8日,委员会解散。
2011年11月22日,“利比亚过渡政府”成立,总理为“利比亚全国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拉希姆·凯卜。
2012年7月7日,利比亚国民会议选举结果被公布,自由主义政党全国力量联盟与伊斯兰主义政党公正与建设党分别成为第一、第二大党。8月8日,就收了“利比亚全国委员会”权力,正式成为利比亚唯一的合法代表、立法机关。
该委员会曾在2014年5月18日被津坦民兵武装攻击,并被军事警察部队司令穆赫塔尔·费尔纳纳宣布解散过。但该委员会事后并没有被解散,只是利比亚国内民兵武装力量干扰国内政治的一次比较大的事变。

卡扎菲官邸被炸毁
这一事变背后,代表着美国为何在中东总干“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儿
美国的军事、经济势力在中东地区,曾对阿富汗、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伊拉克、也门、叙利亚等“大中东”地区国家进行过打击,推翻过所在国家的政权。除了突尼斯较为顺利外,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完成“既定战略”。
美国的既定战略是什么呢?其实,美国一直希望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在美国页岩气革命没有实现前,中东的石油引入是美国的重要利益之一。
页岩气革命后,美国控制石油市场价格,无论是高或低都以美国的经济起伏作为标准。后者,石油市场的价格才是美国的关注对象。
其后就是保卫以色列和抑制什叶派力量的增长。最后才是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政权存在。

然而,因为阿富汗、突尼斯、埃及、伊拉克等国军事上的顺利,让美国过高地看中了美国的硬实力,从而把顺序搞乱了。即把第三个目标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导致伊斯兰极端思想和势力反而扩大。
这点在埃及穆斯林兄弟会赢得大选,最终被埃及军方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才保证了“世俗政权”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因为埃及的穆巴拉克总统作为军方的代表人物在被推翻过程中,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暧昧”甚至推进的行为,导致穆巴拉克父子就像是“动物园内被囚禁的老虎”一样被审判,这些都极大刺激了军方和世俗势力。
正因为如此,美国本来取得的成就“按照美国价值观”——党派竞选、任期制选举等政治得以实现,所获得的世俗力量的支持荡然无存。
利比亚也是如此。

卡扎菲的形象是什么?和穆巴拉克、萨达姆、巴沙尔等人一样,他们虽然在美国看来有些“独裁”、家族统治,但是他们却是“世俗政权”。他们被推翻后,之前被抑制的宗教势力迅速获得成长。利比亚也是如此。
自从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虐杀之后,利比亚国内的宗教势力就迅速成长。在卡扎菲时代,通过他的强力统治,各个部落长老还基本能够和平相处。但在其死后,各个部落武装开始为了各自利益、历史矛盾、未来权力分配格局大打出手。
2014年5月16日,哈里发·贝卡西姆·哈夫塔尔率领军队,在津坦民兵协助下向利比亚团结政府和宗教势力发动进攻。

到了2019年,整个利比亚除了首都的黎波里和几个城市没有被其攻占外,大部分地区都被哈夫塔尔领导的国民军占领。
这种纷争一直延续到今天,未来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天的利比亚不如10年前。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发布者:币侠,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fhhf.com/baike/9231.html